我国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不足10% 粮食烘干产业生态有待改善
2019-03-25
东莞市农源烘干设备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我国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不足10%,是农业全程机械化的“短板”。在补贴刺激下,粮食烘干机市场年 均增速在50%以上,成为农机行业重要增长点。但也暴露出行业标准缺乏、准入门槛过低导致的鱼龙混杂现象, 急需提质增效,改善行业生态
  在日前于河南郑州召开的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上,粮食烘干机产品吸引着参观者流连驻足。在去 年农机行业增速大幅下跌的形势下,粮食烘干产业逆势增长,全年粮食烘干机产量1.4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30%,成为农机行业重要增长点。认为,我国粮食烘干机产业正处于导入期,需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推进 粮食烘干装备产业发展。
  市场“井喷式”增长
  与欧美等发达的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90%以上相比,我国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不足10%,是农业全程机 械化的“短板”。近年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需求向产前产后延伸,需求热点也向烘干 类设备发展。这是粮食烘干机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加大粮食烘干机械购置补贴力度,从2011年开始,粮食烘干设备被列入农机补贴目录,在 财政补贴30%的基础上,部分省份出台政策补贴,浙江、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多省份出台政策追加补 贴。在补贴刺激下,粮食烘干机市场快速增长,年均增速在50%以上。
  粮食烘干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粮食在收获后由于水分控制不当 ,霉变比例在5%以上,损失巨大。大规模集中收获后的粮食集中堆放容易霉变,需要干燥处理才能储存和加工 ,加上农村晾晒场地减少,使用烘干机就成为重要选项。
  业内人士认为,与传统晾晒相比,机械化烘干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土地、人工成本, 而且更适用于大规模集约化作业,不受场地、天气等自然环境影响,有利于减灾保粮;还可有效避免混入泥土 、砂石、杂物及车辆尾气等二次污染,粮食品质和品相。
  目前国内烘干装备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很不均衡。东北、浙江起步较早,湖北、湖南、江西、安 徽、江苏等地快速崛起,其余地区刚进入萌芽期。烘干机市场容量不断扩展,据估算,水稻、小麦、玉米烘干 设备预计年需求量在13000台左右,农林土特产品烘干装备年需求量将达2000台左右。这将极大地刺激产业发展 。
  培育市场需形成合力
  我国烘干机行业整体处于市场导入期,需要来自于、行业、社会等各方面的悉心呵护。目前粮食烘干 机市场还是“政策市”,补贴左右市场,用户购买动力几乎全部源于政策拉动。应加大对烘干机械及 其配套设施的购置补贴力度,适当提升购置补贴比例;增设烘干作业补贴,或对使用烘干机的用户给予燃料补 贴,以降低使用成本,调动购买积极性。对农业合作社、粮食种植户、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 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使用粮食烘干设备实行优先补贴、追加补贴等特惠政策,并通过其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粮食烘干机市场快速发展。
  王慧波认为,还需要从政策上给予行业更多更有效的倾斜,尤其是加大对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在技术 研发、产品创新项目的扶持,推动产品技术升级。要建立、完善农机金融支持机制,鼓励和引导各地涉农金融 机构尽快出台、完善适合农民用户需要的农机贷款业务,解决资金难问题。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及涉农组织积极 开展或举办机械作业演示、业务培训、技术服务等宣传推广活动,让更多农民了解掌握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和 作业模式。要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进入烘干设备市场,对烘干机生产研发企业实行分级管理,按照规模实行差异 化扶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良性竞争实现规模化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
  对于行业协会来说,要多组织企业参加间技术交流,吸收技术成果,加速提高全行业技术水平。 要加快粮食烘干机械生产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解决企业多、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提高行业 集中度和化程度,推动国内外市场开拓和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形成有实力的企业技术创新基地, 带动全行业提高竞争力。
  对于国内烘干设备制造企业来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通过技术进步、吸收国外技术、自 主创新来提升产品品质。
相关新闻
官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