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1 }}/1
面议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现状以及未来规划

品牌
广正
所在地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店内推荐
商品详情
重要变化方向

1.制造业做高企有比较优势:通过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实施,切实感受到工信部门作为制造业的主管部门,对制造强国、制造强省的支持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2、技术改造项目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研发项目:以前撰写高企资料时,应尽量避开技术改造项目,以免研发项目不被认可。而技术改造项目在工信部门是比较重要的项目,被认定为研发项目比较正常。

3、知识产权可能会更倾向于发明专利:特别是高价值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的分值可能会降低。这也是专利审查严格后知识产权的一大发展趋势。

一、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从严把控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将由工信部主导评审,认定评审讲从严把控,主要体现:

1、知识产权申请时间

企业申请高企当年申请或转让的知识产权不予计分;知识产权获得要有延续性,企业所有知识产权申请日避免集中同一时间,会被质疑为临时包装,不被认可或分数极低。

2、软件著作权

工业企业申请报软件著作权,需注意区级组织现场考察时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演示操作,所演示的功能需与系统提交的软著申请表中描述的功能一致;软件企业申请软件著作权,需注意进行现场软件演示,以及后台代码的展示和功能修改。

3、现场审核

区级科技部门会组织现场考察,应注意研发部门应该固定办公室,并研发人员的到场。

4、研发费用“三表一致”

即企业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企业财务报表、研发投入专项审计报告中的企业研发费用数据要求一致。规上企业在年初填报统计报表时,107-1和107-2表的研发费用应大于等于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切忌不可0申报。

5、研发项目与产品(服务)的关联

企业核心高新技术产品(服务),须提供对应的合同、票、知识产权证明、产品检测报告等。重点考核提交资料中是否体现“研发项目-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技术领域”之间的关联性。

6、产学研协议

产学研协议签订时间需在2021-2023年靠前日期,申报当年签订的不予计分,且需提供产学研合作的记录证明(如项目支出的票及凭证等)。

7、成果转化、组织管理水平部分考核越趋严格:

2023年高企网络评审结果显示,成果转化和组织管理水平的得分普遍偏低,只是简单提供产品合同票、模板化的制度模板、框架型产学研合作、自建性质的研发机构,都不能获取认可,或评分较低。每项制度文件好提供实施佐证材料,包括照片、会议记录、资金奖励汇款记录等。



二、2025年及以后如何规划申请高企

1、知识产权尽早规划布局

Ⅱ类知识产权数量至少每年6件以上,三年内Ⅰ类知识产权至少1件以上。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双达标。知识产权是高企申报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认定评审的主要得分项。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和并购等)的工作需要在申报年度前一年度完成,由于不同类别知识产权申报下证时间不同,需提前做好申报计划,不要集中申报。知识产权所有权应属于申报企业,所有权人必须为企业;核心知识产权有多个权属人时,只能由一个权属人在申请时使用,并提供其他权属人声明。

2、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

在高企认定申报前一年,企业需要对科技人员进行盘点,核查是否满足占比10%以及工作时间的要求,提前对人员结构进行整体规划,做好调整。

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10%。

①科技人员名单,尽量统计所有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指标不要刚好过线;

②科技人员必须入职缴社保或个税183天以上;

③科技人员与学历,理工类,允许少量非理工科相关的,但工作时间、工作经验和相关职称可佐证;

④研发组织架构完善合理,所设置岗位、职务清楚得当、安排合理;

⑤研发项目RD表中、项目立项报告和结题报告中的参与人员一致,任务分工一致。

3、研发费用提前归集

建议企业提前梳理高企申报前三年的研发项目立项报告以及验收、结项等文件资料,正确归集研发费用。企业应设置高企认定研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

收入在5000万以下的,占比5%以上;

5000万-2亿之间的,占比4%以上;

2亿以上的,占比3%。

①研发项目要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对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定义,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创造性(项目鉴定、科技计划立项、产学研合作、相关知识产权申请等);

②研发费用结构合理,对于不同技术领域的研发活动结构明细特征各有不同;

③研发辅助账或专账规范合理,在年度审计报告、汇算清缴报告中进行披露,所披露数据保持一致。

4、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方面

建议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的统计工作,明确有核心知识产权支撑的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①高新产品名称、合同票规范,检测报告与产品说明要体现所定的高新技术产品;

②高新技术产品(PS表)论述跟技术领域的相关性贴切,产品的核心技术、关键指标、竞争优势以及知识产权支撑突出,提升高新技术产品价值;

③高新产品的佐证资料,除合同、票建议提供第三方的产品认定、检测报告等来佐证。

5、预先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A类标准平均每年“5项及以上”,建议三年科技成果转化需要18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数据,考察的是近3年内的转化,指的是企业申报前的连续3个会计年度,不包括申报当年。

①由技术根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和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同一科技成果分别在国内外转化的,或转化为多个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等的,只计为一项。

②科技成果转化的计算是按照一个成果对应一个转化,要想获得高分必须产生18个不同的科技成果,尽量多申请相关知识产权等;每个成果确认转化为不同的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检测、查新、试用等证明。

6、及时建立研发机构、规范组织管理

研发组织管理水平部分今年提出了很多异议,审查较往年更加严格,核实意见表中也增加了企业是否有实际岗位运行的考察,建议企业不可格式模版化简单处理。具体建议如下:

①建议企业不断健全研发组织管理体系,特别是项目立项、项目中期目标管理、项目结项、项目成果管理,规范研发投入核算制度,做好研发项目记录管理,包括项目立项报告、中期试验过程文件、测试报告、结题报告等过程文件;

②建立符合企业情况的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完善人员培训引进和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提高人员研发与成果转化热情;

③建立健全研究开发机构,有条件的可申请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强研发机构软硬件建设,积极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活动。

7、提前规划年度销售额及净资产

成长性的评价主要根据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计算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净资产增长率,得出相应分值。对于成长性低于5分的企业,打分风险比较大,评审时也提出了成长性弱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销售收入成长性不好的情况,更要完善其他三方面材料。

8、符合八大领域范围

2016年国四部委对《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进行了较大调整,很多企业自身技术很好,但在领域的选择上出现偏差,导致申报结果不理想。建议企业在准备认定材料过程中结合自身研究开发项目、产品、专利技术等来选择对应的领域,做到研发项目、产品、专利、领域的四点统一。



另外,研发项目既要结合企业实际体现行业的性,在技术材料的编制过程中也要注意与领域的契合。往年评审时都会否定一部分企业的低水平研发项目或编造的不切实际的前沿项目,与之对应的研发费用、成果转化也被剔除,危及申报结果。

声明 本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便于科技工作者学习科技相关信息、资讯。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一时间更正或删除。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订阅号拥有对此声明的终解释权。

图文:宋 颖编辑:贾 彬编审:李 健审核:宋 雪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为您推荐
内容声明

1、页面所展示的商品的标题、价格、图片、详情等信息内容系网络114企业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企业用户负责。

2、网络114提醒您购买商品前注意谨慎核实,如您对商品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请在购买前通过电话/QQ/微信等沟通确认。

3、网络114提醒您所有预付定金或付款至个人账户的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请提高警惕。

4、如您发现页面内有任何违法/侵权信息,请立即向网络114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