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1 }}/3
面议

建筑垃圾槽建筑垃圾清理建筑垃圾收集

品牌
龙康
所在地
广东省 广州市 花都区
商品参数
材质: HDPE; 减噪音系统: 降噪; 外形尺寸: 580-1280-500; 重量: 13kg
商品参数
  • 材质
    HDPE
  • 减噪音系统
    降噪
  • 外形尺寸
    580-1280-500
  • 重量
    13kg
广州龙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商品优选
商品详情

高层建筑垃圾如何清理,一直是人工搬运,电梯通道内运,或者楼层不太高人工起降升降台,5层以下用手工做木板垃圾槽的方法,清理占用工时长,人力物力费用高,搬运中转装车等环节多,噪音大,扬尘污染,泄露污染等弊端必可避免发生。

为此而设计了国内外通用的建筑垃圾槽,非金属工程塑料材质很好的解决了各种噪音,磨损,冲击,扬尘等问题。

总体上减少施工噪音污染,降低PM2.5扬尘灰尘,绿色施工管理,安全施工许可,节能减排等规范化施工的环保要求下,配套设施建筑垃圾槽显得很必要,尤其是楼层高升降机,电梯紧张的情况下,固废收集清理专用垃圾槽更效益高,性价比高。


建筑垃圾槽相关说明:
——————————————————————
质量保障:多次重复拆装使用,
售后服务:安装指导,使用技术支持,
项目解决方案:垃圾清理方案,安装方案,
应用用途:建筑垃圾清理系统工程,
设计规格:工业垃圾槽,工程垃圾槽,
产地:浙江龙康公司,
品牌:龙康,
规格:塑料建筑垃圾槽,
型号:D580-1280-400,
应用行业:高层建筑施工垃圾清理,垃圾收集,固废环保工程,
产品:颜色橙红色,
产品名称:建筑垃圾清理槽,
厚度:5.0mm - 5.5mm,
长度:1280 mm,
成套单元重量:13kg,
材质:HDPE,
制造技术:注塑模具自动化生产,
产品配件:加工件挂钩耳朵,标准件铰链,
工程安装附件:吊架和其他客户需求的安装支架。

建筑垃圾槽的特点:
——————————————————————————

1,利用高层建筑预留通风管井或采光井内,也可以在外墙安装输送垃圾通道,将垃圾直接投入垃圾通道,垃圾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管道输送到***地面垃圾收集箱。

2,采用进口聚乙烯材料,重量轻,安装,拆装和更换方便。

3,具有较好的耐冲击强度和缓冲强度,减小输送噪音。

4,减少空中抛撒,降低坠物伤人,舒缓建筑扬尘。

5,产品上大下小,具有一定的锥度,套装在一起,节省储存和运输空间。

6,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弯曲,方便垃圾输送到安装位置。

7,可重复多次循环使用,废物仍具较高的回收使用**。

8,产品**,耐冲击强度高, (20±2)℃,1.0kg重量,d90型落锤,1.5米高冲击无破裂,无损坏。

9,不怕紫外线和材料耐侯性好,美国UL机构通过户外产品测试认定的紫外线暴露试验的f2等级。

10,可随爬架一起爬升,并可兼做洗泵管,混凝土砂浆,废水等可以通过通道直接输送到地面,实现一管多用。



建筑垃圾槽的安装:
————————————————————————
安装工具:叉车安装, 电动,手动葫芦吊装,
安装方式:承插套装,铰链串联,根据承重支架和投放口位置锁定安装,自下而上逐层延伸到顶的安装方法。
拆卸方法:自上而下的拆卸,一个支架一段,不能单独拆卸。
建筑垃圾槽的装运和存放:
————————————————————————————
倒扣着一个个叠加起来不占用空间体积,方便仓储再次备用和远距离运输。

外墙面吊装:

把组合起来的垃圾槽通过单吊架链接,经各种起吊工具如起吊机,电动葫芦等缓缓吊到位,预先安装好的双悬臂吊装架子锁定整体,双臂吊架起分段的承重抗冲击作用,双臂承重吊架必须达到3吨的承载能力。分层根据现场情况安装导向和稳定作用的分支架子固定,较终构成一个安全稳固符合应用的整体结构。


天井内吊装:
把组合起来的垃圾槽通过单吊架链接,经各种起吊工具如起吊机,电动葫芦等缓缓吊到位,预先安装好的井字形悬臂架子锁定,其他与外墙安装方式相同。


跨度大的吊装:
对于大跨度的吊装方式与外墙吊装雷同,只是全部承重于顶端的吊架,因此不超过50米总长度的情况下可以随意安装,超过50米则重装一个承重支架来衔接起来,这样总高度可以满足各种需求。





为您推荐
内容声明

1、页面所展示的商品的标题、价格、图片、详情等信息内容系网络114企业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企业用户负责。

2、网络114提醒您购买商品前注意谨慎核实,如您对商品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请在购买前通过电话/QQ/微信等沟通确认。

3、网络114提醒您所有预付定金或付款至个人账户的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请提高警惕。

4、如您发现页面内有任何违法/侵权信息,请立即向网络114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

官方小程序